“做企業其實與做人有關,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其實就是做人的過程”
----胡鋼
胡鋼簡歷
一九五八年出生,祖籍福建安溪縣。
一九八二年于福州大學畢業。任福建電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一九八八年組建實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總裁。
一九九四年因產權問題離開實達公司,借款創辦了民營企業新大陸集團。
二○○二年新大陸集團擁有十三家子公司,旗下的新大陸電腦有限公司已發展為凈資產六億元的上市公司。
在中國企業界,胡鋼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在十年內,奇跡般地創建了兩家上市公司。在他從二十五萬元起家,經過短短三年使實達公司成為擁有數億資產的內地知名電子企業。這位只有四十四歲的工程師,身家超過四億元以上,但卻最討厭人家說他是“億萬富豪”。
九四年初,因為體制等種種原因,胡鋼兩手空空離開了實達,與十幾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借錢創辦了全民營的新大陸公司。胡鋼說當時有許多人很不理解,放棄輝煌的事業不做,卻去借錢辦小公司。現在看來,他的選擇是對的,有了民營的機制,加上較好的把握了機會,在七年的時間里,新大陸從一家幾百萬元的小企業,發展到總資產達到十幾億元,凈資產超過十億元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參與展銷會 獲大合同
胡鋼賺到的第一桶金時,可說是來自一場賭博。九0年,創辦只有六年的新大陸公司只有五十萬元自有資產,但胡鋼竟提出,要花三十萬元在北京辦一場高層次的大型成果發布會。在一片反對聲中,胡鋼說:“如果不干,我們永遠不可能有和比較高層次的人坐在一起洽談生意,永遠沒有機會簽到大單子,企業就永遠發展不了。我們不能滿足于撿些小單子,小打小鬧,一年過一年。至于最后效果會怎樣,誰也不敢打保票,但我們不去試試就沒有機會。”
結果,這次電腦展銷會吸引了四十七位副部長級以上官員和文藝界名人,在北京國際大酒店的會場外,聚集了一輛輛平治,在觥籌交錯間,胡鋼與中銀等大企業的合同,令他高興地空腹喝下了六十多杯“王朝”。等送走全部客人回過頭來,他一步一歪地提著一雙鞋,一邊大聲地問同伴:“我的鞋呢?我的鞋呢?”
新大陸成立僅七年,卻在電子訊息、生物制藥及科技環保等領域,享有多項領先全國甚至于全世界的發明權。其中,尤以新大陸科技的TSGF腫瘤聯合測試盒和紫外C消毒系統最受矚目。
癌癥試劑 遠勝美國
目前國際上早期癌癥的診斷仍束手無策。該公司研制成功的TSGF可在癌癥病變前測出,準確程度遠超美國同類試劑。該藥已取得國家一類藥證書,已被全國有幾千家醫院采用。該公司研制的紫外C消毒系統,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標準,為配合北京申辦奧運,該環保產品首家已安裝在北京會館。僅北京主辦委員會就要投入一千億元人民幣進行水資源處理等環保工程,這為新大陸環保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民營融資 須準備足
作為上市公司主席,胡鋼認為,許多民營企業只看到上市對于企業融資的重要意義,但是對于那些準備不足的企業來說,上市可能更是一個充滿誘惑力的陷阱。新大陸原來在九八年有個機會與別的企業“捆綁上市”,但是胡鋼決定再等兩年,直至新大陸的純利達二千萬元,才考慮在今年內安排新大陸生物科技和環保兩家公司在深圳上市。他認為,以這兩家公司的市場前景來看,在香港上市的市盈率最多是三十多倍,而在深圳上創業板可達六十至八十倍。不過,如果今年深圳創業板推出時間仍沒有眉目的話,他不會排除會將這兩家企業安排在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