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本屆峰會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以宣傳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為主線,集中展示數字中國建設最新成果,分享發展經驗,以數字中國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在當天舉行的主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新大陸科技集團CEO王晶受邀發表主旨演講,題為《數字中國引領科技創新向善向上》。現將王晶演講《數字中國引領科技創新向善向上》刊發如下:
數字中國引領科技創新向善向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在此我想就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數字中國引領科技創新向善向上”和大家分享幾點思考:
第一,數字中國的“道、法、術、器”
“道、法、術、器”出自老子《道德經》,強調的是:“走對路,做對事,做成對的事,才能成就大事”。
數字中國之“道”,是靈魂,是方向。是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這就是“道”。而數字中國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和抓手。
數字中國之“法”,是目標、是邊界。數字中國建設形成的現代化治理模式和數字化治理模型,讓國家治理回到正確軌道,符合時代要求和發展規律,符合法理和法律,讓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更加符合百姓需求。
數字中國之“術”,是方法,是路徑。遵循“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能化”的發展軌跡,用數字化手段推動各行各業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產業化創新,解決上下不同頻,改變碎片化、孤島化、煙囪化和金字塔管理模式,為最終走向一體化的治理賦能。
數字中國之“器”,是工具、是利器。ChatGPT的橫空出世,預示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數字化治理最終要通過算力、算法、數據和場景來構建,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單一市場,可以充分發揮場景、數據的優勢拉動建設。數字化治理的核心是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的核心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是教育,這些都是關鍵利器。
基于道、法的術和器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和成大器。
第二,尊道立德,科技向善
中國式現代化國家治理核心是以“人”為中心,從“一切向錢看”的見物不見人,轉向為百姓創造更好生活,讓百姓在數字化發展過程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出自王陽明的致良知。人工智能本無善惡,若人們寄予善念善行,則可成大善,造福人類。但若被寄予惡,則會把惡無限放大,讓人類世界陷入災難。
數字中國正在指引我們知善知惡,無論政府部門、科研院校、還是市場主體,只要統一到數字中國主航道上,做對人類、對國家、對民族、對百姓有利的事,守住這條底線,就是為善去惡。
在數字中國的引領下,科技創新將遵循時代發展規律、國家戰略需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引領,構建新發展格局,助推高質量發展,讓政府運作更科學,讓社會治理更有序,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鼓勵科技創新向善向上,就可穿越歷史周期,走向光明之路。這,就是科技向善。
第三,舉國創新,科技向上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
在數字中國戰略大旗下構建上下同欲的舉國創新機制,激活各類主體創新、匯聚各種創新資源,與國家同頻共振、力出一孔,科學分工、各司其職地有效融合到戰略主賽道中,避免各行其道、各自為政和碎片化的重復建設及無效創新。讓數據說話,讓科技賦能,讓國家治理的決策更快速更精準,讓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這,就是科技向上。
以人文滋養科技,以科技傳承人文。數字中國頂層設計除了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方略和治理工具,更重要的是體現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世界觀。在道的引領下,構建與數字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這是新時代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持續向縱深推進的標志性、全局性、戰略性舉措。
以正治國,大道至簡。我堅信,數字中國必將推動政府全面提升治理水平,解決歷史頑疾,邁入數據賦能、協同治理、智慧決策、優質服務的融慧治理新階段,全方位實現能治、善治,讓人民、社會、行業和在座的各位都能享受到數字紅利。
這,就是數字中國指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