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全國政協委員、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
科技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發展大勢頭
新華網:“數字中國”發軔于福建,“數字福建”到“數字中國”的發展歷程,您參與并見證過。作為一名科技企業管理者,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晶:我最大的感受是科技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發展的大勢頭。過去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里,我們國家加快信息化的建設,加快數字化、信息化對國家政府政務、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是跟著國家的思路在前進。
另外,做企業最重要的是要有創新思維。國家提出大的方向,我們去落地、去實現。企業在發展和參與的過程中實現了價值的最大化,你是被動參與,還是主動參與?我覺得主動參與就是你要創新。企業發展到今天,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有未來。
第三,通過實現“數字福建”“數字中國”的過程,我們體會到真正為百姓服務、創新成果,你的產品能為社會服務、為百姓服務,這才是做企業的價值。而不是過去所說的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當然,企業是要營利的,但企業的營利是要能產生更多的社會價值,實現國家、社會、百姓、企業、員工、股東共贏的價值。
數字世界的發展將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
新華網:未來,要如何把推進經濟數字化作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
王晶:我們以前的所有治理、所有管理都是在物理世界進行的,我們要用已知的管理經驗、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去推動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當下,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特別是物聯網快速的發展,數字世界發展的越來越快。數字世界的快速發展,將幫助和服務于物理世界的管理重構,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會使未來的管理更加科學化、系統化,讓未來的管理決策更加高效、安全。
王晶談大數據發展:三個層面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
新華網:在您看來,大數據輔助社會治理和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切入點將會涉及到哪些領域呢?
王晶: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從三個層面來看。一是它是治理政務的現代化,包括黨政軍政務;二是社會管理;三是公共服務。這三個方面都需要信息化的推動、大數據的推動。信息化在我國已經發展了20多年時間,國家下了很大功夫在政府部門做信息化工作,各級政府、各個部門都積累了非常多的大數據。現在是探索如何讓這些數據為未來服務。
加快數據共享 著力推進大數據為百姓服務
王晶:國家一直提倡加快大數據開放,加快數據共享,不要形成數據的孤島,同時加快對社會管理、社會治理的提升。比如用大數據、信息化來推動食品安全、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社會治理。當下需要提升的是公共服務能力,在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互聯網更多的是對物的、對事件的信息共享,但是,真正的物跟網、人跟網互聯的時代還沒有到來。在過去的2017年,是物聯網的元年,物聯網的本質就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相聯。隨著這個時代的到來,國家積累了這么多的數據,更多的還是要為百姓、為公共服務。
讓數據為百姓服務是創建“數字公民”的終極目標
王晶:利用已有的政府數據和公民數據為百姓服務,這是“數字公民”建設的終極目標。產生了大量數據,而不去運用,這些數據就是“垃圾”,只會給社會增加成本。如果把這些數據運用起來,讓百姓增加獲得感,這些數據就會成為“王”。
中國每一個公民在物理世界中都有身份證來證明自己身份,這樣辦事的時候就會很順利。而在數字世界怎么證明自己身份呢?這就需要網絡實名制。現在的網絡實名制,只是公民在錄入自己的身份證到互聯網上,充其量只是網絡真名制,而不是實名制。因此我建議“數字公民”建設盡快踐行、落地。